企业微信产品折扣下单

营销日历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企业服务 >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

什么是版权,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音乐要付费听歌?

2023-02-15知识产权
版权,英文copyright,在法律语境下,与著作权同义。
版权,英文copyright,在法律语境下,与著作权同义。

版权是基于作品的独创性,为了保护作者的智力成果而设立的,该权利为复合权利,既有人身专属性,又有经济财产性。


我在小时候,总是听到“盗版DVD”说法,明明能正常观看且清晰度很高,为什么说是盗版呢?百思不得其解。高中毕业,看了人生中第一次影院电影,花了20多块,感觉好贵,不如在手机网站上免费观看。

后来上了大学,学了法律,慢慢有了理解。但还是有疑问,根据《著作权法》,在商场、餐厅等公众场所播放音乐,属于侵权。那为什么这个现象普遍存在,为什么没见过有人起诉呢?

后来没有继续钻研知识产权问题,也就淡然了。

前几天在油管发了一支影片,BGM用了权力的游戏片头曲《Main Titles》,刚上传完成就显示“版权主张”。本着法律人的想法,重新翻开法条,查了查资料,以往的疑惑终于解开了。


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作品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作者即拥有对该作品的版权。该权利之所以一开始不受重视,与人们对智力成果认识不足有关。传统民法一般涉及物权、债权和人身权,这些都是有形物,即便人格权较为抽象,那也是附着在人本身。智力成果则不然,这是一种需要社会充分理解并认识到私权和人的价值之后,才能结出果实的权利。“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直到现在还是很多人的口头禅。然而这些人未必真的理解权利和义务要平等,权责要统一才是真正的法义。在义务本位的制度下,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理性主义就会被抑制,人与人之间讲究互帮互助,集思广益,共同分享,集体主义是主流。

版权制度是舶来品,一开始是和人们的集体观念格格不入的。那些贩卖盗版光盘和搞山寨的,即使被法律处罚却不觉得有道德负担就是这个原因。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稳定,社会整体对权利有了更高的认识。为什么现在盗版逐渐消失,大家乐意付费购买vip了呢?就是因为我们都在享受版权制度带来的好处。歌手、演员、制片人等等作者,只要发布好的作品,就可以通过版权收益获得不菲收入。有侵犯版权问题,作者可以通过法律诉讼去进行维权。听众、观众接受了知识付费的理念,像购买衣服一样购买着各种数字产品而不会觉得吃亏。
 


说到这里,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

商场里放歌算不算侵权,如果侵权,为什么没有作者诉讼?

必然侵权!有作者诉讼,但不多,普通人也很少关注!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十三项财产性权利,其中就包括“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其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在公共场所播放背景音乐(即机械表演)。也就是说,商场在使用音乐前需要获得作者的许可,并向作者支付费用。

那为什么明明侵权,却鲜见诉讼且各大商场都是这样干呢?原因是这类使用音乐的方式涉及范围广、数量大、随机性强,一方面词曲作者个人难以获得歌曲的使用信息并平等地与使用方洽谈相关权利许可,另一方面,使用者也无法逐一联络每位词曲作者来获得使用授权。对于作者而言,维权收益小于付出,所以各种公共场所才会随意放歌。不过我相信,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提高,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完善,这个问题终将解决。(如果有出国经历的,可以聊聊国外的此类情况现状)

处处都讲版权,那怎样才能避免侵权?

《著作权法》通过法定许可和合理使用制度来限制版权的权利范围,对于一般公民来说,《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一、二项与我们联系最为紧密: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比如手机前的你搜索梵高的《星月夜》加以欣赏研究,再比如你写了一篇感人肺腑的报告,引用了余华《活着》里的经典语句,这些都属于合理使用而无需担心侵权。合理使用的关键在于“非商用”,然而对于生活中的大部分场景,我们都无法做到不付费而合理使用。

现在短视频普遍流行的影视剧剪辑等二创,在没有得到作者允许的情况下,几乎都是侵权的,这也是大家近些年来不断听到“律师函”的原因。拿B站举例,作为一个聚集3亿多用户的平台,B站的二创内容尤其丰富,甚至专门设立了“鬼畜”、“搞笑”分区,包含更多明星素材。然而,如果使用购买长视频版权的方式延续“二创”的生态,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成本。为了做到版权合规,B站近两年又陆续加强审核,一度下架了大量UP主剪辑的二创作品,不少影视解说类账号停更。

问题是,这并不是简单的“下架”可以解决的:二次创作内容的独创性较为模糊,在视频可以获得创作收益的情况下,是否为“商用”也难以界定。与此同时,二创内容又深受用户欢迎,不仅影响着创作者的热情和社区活跃度,也能为平台带来流量。所以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答案,也没有好的建议,包括本篇及以往公众号文章的配图,我也是尽量找一些无版权声明的图片,但并不保证不侵权。我们能做的,就是大家一起摸着石头过河——继续探索!

如想了解商标、版权、软著、资质办理等问题,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拨打电话咨询!

咨询电话:400-660-1126。

文章评论

客服在线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日 9: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