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心!别再轻信“护眼神器”,这些营销都是忽悠!
2021-11-12今日热门
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视力健康,市面上宣传不绝于耳,产品更是五花八门,然而要小心这是虚假宣传了。
你的孩子近视吗?想趁早治好吗?
蓝光会毁了孩子眼睛,一定要防蓝光!
不打针不手术,轻松治近视。中医药方,药到病除。
……
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视力健康,市面上宣传不绝于耳,产品更是五花八门,然而要小心这是虚假宣传了。
家长小心!别再轻信“护眼神器”,这些营销都是忽悠!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9日发布了《关于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违法违规商业营销宣传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通知称,严厉打击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虚假违法营销宣传行为,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依法从严查处使用“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度数修复”等误导性表述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进行营销宣传的行为。
通知明确重点任务,加大对冒用中医药名义或者假借中医药理论、技术进行营销宣传欺骗消费者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使用患者名义或者形象进行诊疗前后效果对比或者作证明,以及宣传诊疗效果或者对诊疗的安全性、功效做保证性承诺的虚假违法广告。
误信“喝中药可治近视”,她花万元买了一堆保健品
“三个月可恢复视力”、“喝了中药可让眼睛排毒、矫正视力”……正是信了这些“营销话术”,500度近视的秦璐(化名)在微信等社交工具上转账近两万元,偏信了一些打着“明眸汤”旗号的不法商家。
这些商家号称可用“中医调理”的方式治疗近视,甚至近视无需面诊可直接开药,让一批急于摘掉眼镜的青年为之解囊。
秦璐的近视最终没有改善,她也希望向“卖家”讨个说法。但是卖家再也没有搭理过秦璐。曾经通过话的固话号码,也无法再拨通。
早在2019年4月,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其中指出,不得违反中医药法规定冒用中医药名义或者假借中医药理论、技术欺骗消费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眼科主任夏朝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药不能确切改善视力,这些受害者购买的只是眼保健食品。“成年人18岁以上的近视不通过手术治疗是无法解决的,目前可以通过框架眼镜、接触镜、角膜塑形镜等方法矫正。”
角膜塑形镜、视力训练仪、高科技眼镜……层出不穷的花样
与此同时,近年来,角膜塑形镜、视力训练仪、高科技眼镜……等等,各式各样的“治眼神器”层出不穷。
甘肃省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与监督管理处副调研员周光宇说,使用“降低度数”“治愈近视”“近视克星”等表述的护眼产品,多属误导消费。此类产品主要针对青少年,包括适用于暂时矫正配戴者近视的角膜塑形镜,适用于恢复训练青少年假性近视的视力训练仪,所谓治疗近视的高科技眼镜不过是商家炒作。
防蓝光眼镜在近年来越来越热销,成为一种网红产品。在其宣传语中,经常可以看到“阻挡电子产品发出的有害蓝光”“缓解眼疲劳”,甚至还能“预防近视”,被称为“护眼神器”。
一些商家趁机炒作电子产品的“蓝光”危害,声称“蓝光”是导致近视的“元凶”,并大力宣传推销能“预防近视、保护视力”的护眼“神器”--“防蓝光眼镜”。
家长小心!别再轻信“护眼神器”,这些营销都是忽悠!
“防蓝光眼镜”,顾名思义,防得就是“蓝光”。而“蓝光”并不是电子产品所发出的特有光线,而是存在于自然光线中的可见光,通常波长大约在400-500纳米之间。作为每天都会进入我们视野中的“蓝光”,究竟为何要“防”它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孙冉分析:“正常光线应该聚焦在视网膜上,但是‘蓝光’波长比较短,它聚焦在视网膜前面,这种情况能够造成视物疲劳。而且‘蓝光’有一个特点,它的能量相对来说在可见光里算比较高的,它可能在眼睛的中后部都可以吸收。日常生活中少量接触‘蓝光’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大量接受‘蓝光’,有研究认为可能会对眼睛造成损伤,比如晶体在吸收了(蓝光)以后可能造成白内障;在眼底的视网膜和黄斑吸收了以后,可能造成眼底视网膜的细胞损伤,如黄斑病变。如果损伤大,可能会表现一些炎症反应,出现视物变形、眼前发黑变暗、视力下降。”
市面上这些价格相差巨大的“防蓝光眼镜”,几乎都会打着“防控近视”的旗号来售卖。那么,“防蓝光”和“近视”这两个概念是如何被商家绑定在一起的呢?现实中,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孙冉认为:“正常光线应该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这样才能看清楚。但‘蓝光’聚焦在视网膜前,到视网膜上的光线就是虚的。尤其是对于青少年眼睛在发育的时候,总是处于疲劳状态,就容易造成近视加重,所以把‘蓝光’和近视(两个概念)给搁在一起了。”
由此看来,“防蓝光”并不能和“防治近视”划等号,产品防不防蓝光、防蓝光的比率能否达到国标的规定尚有待考证。
孙冉说:“按年龄来说,我不建议青少年孩子使用‘防蓝光眼镜’,靠蓝光眼镜减少用眼的强度是没有什么太大意义的。它过滤掉蓝光以后,总体光线量也就少了,进入眼睛的光线是暗的,其实有的时候也不一定对孩子是好事;但无论如何即便是佩戴蓝光眼镜,大家也千万不要忽视眼健康的检查。”
家长注意!国家发文:近视不能被治愈!
近视是否真的能被治愈?
事实上,早在2019年4月29日国家卫健委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就对“近视能否治愈”这个问题进行了回应,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研究所副所长胡爱莲表示:“截至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愈近视的方法,只能科学方法矫正。”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也明确指出,截至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愈近视的方法,只能通过科学的矫正、改善用眼习惯等避免近视加重。
而目前唯一被全球公认的,预防近视最有效的办法其实是——户外活动。
简单四个字,其实包含很多方面的要求。比如:
在校期间,要保证充分的体育锻炼时间,占用体育课、课间休息时间是不恰当的做法;在家期间,要远离电子产品,不能长时间宅在家里,更不能因为玩电子产品而耽误了睡觉和运动。这一点,希望父母能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榜样。
不管做什么事,只要需要用到眼睛,都要注意控制时间和距离,望远是防近视之本。在看书、写作业或者玩电子产品的时候,要提醒孩子注意以下几件事:
1、坐姿
坐姿端正,胸部离桌缘一个拳头,眼睛离书本一尺(约33.33cm),握笔时,手指离笔尖一寸(约3.33cm)。
2、环境
首先不要在晃动的状态下(如坐车时、走路时)看书、手机。其次要营造护眼的室内环境,照明标准均匀,不过亮、不过暗。
3、时间
提倡“20-20-20”的用眼习惯,近距离用眼20分钟以后,留出20秒时间远望,远望20英尺以外的视标。
看电视和看书可以持续半小时再远望几分钟,看电子产品就建议20分钟后停下来,让眼睛休息。年纪越小,越该少看近物。
蓝光会毁了孩子眼睛,一定要防蓝光!
不打针不手术,轻松治近视。中医药方,药到病除。
……
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视力健康,市面上宣传不绝于耳,产品更是五花八门,然而要小心这是虚假宣传了。
家长小心!别再轻信“护眼神器”,这些营销都是忽悠!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9日发布了《关于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违法违规商业营销宣传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通知称,严厉打击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虚假违法营销宣传行为,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依法从严查处使用“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度数修复”等误导性表述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进行营销宣传的行为。
通知明确重点任务,加大对冒用中医药名义或者假借中医药理论、技术进行营销宣传欺骗消费者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使用患者名义或者形象进行诊疗前后效果对比或者作证明,以及宣传诊疗效果或者对诊疗的安全性、功效做保证性承诺的虚假违法广告。
误信“喝中药可治近视”,她花万元买了一堆保健品
“三个月可恢复视力”、“喝了中药可让眼睛排毒、矫正视力”……正是信了这些“营销话术”,500度近视的秦璐(化名)在微信等社交工具上转账近两万元,偏信了一些打着“明眸汤”旗号的不法商家。
这些商家号称可用“中医调理”的方式治疗近视,甚至近视无需面诊可直接开药,让一批急于摘掉眼镜的青年为之解囊。
秦璐的近视最终没有改善,她也希望向“卖家”讨个说法。但是卖家再也没有搭理过秦璐。曾经通过话的固话号码,也无法再拨通。
早在2019年4月,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其中指出,不得违反中医药法规定冒用中医药名义或者假借中医药理论、技术欺骗消费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眼科主任夏朝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药不能确切改善视力,这些受害者购买的只是眼保健食品。“成年人18岁以上的近视不通过手术治疗是无法解决的,目前可以通过框架眼镜、接触镜、角膜塑形镜等方法矫正。”
角膜塑形镜、视力训练仪、高科技眼镜……层出不穷的花样
与此同时,近年来,角膜塑形镜、视力训练仪、高科技眼镜……等等,各式各样的“治眼神器”层出不穷。
甘肃省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与监督管理处副调研员周光宇说,使用“降低度数”“治愈近视”“近视克星”等表述的护眼产品,多属误导消费。此类产品主要针对青少年,包括适用于暂时矫正配戴者近视的角膜塑形镜,适用于恢复训练青少年假性近视的视力训练仪,所谓治疗近视的高科技眼镜不过是商家炒作。
防蓝光眼镜在近年来越来越热销,成为一种网红产品。在其宣传语中,经常可以看到“阻挡电子产品发出的有害蓝光”“缓解眼疲劳”,甚至还能“预防近视”,被称为“护眼神器”。
一些商家趁机炒作电子产品的“蓝光”危害,声称“蓝光”是导致近视的“元凶”,并大力宣传推销能“预防近视、保护视力”的护眼“神器”--“防蓝光眼镜”。
家长小心!别再轻信“护眼神器”,这些营销都是忽悠!
“防蓝光眼镜”,顾名思义,防得就是“蓝光”。而“蓝光”并不是电子产品所发出的特有光线,而是存在于自然光线中的可见光,通常波长大约在400-500纳米之间。作为每天都会进入我们视野中的“蓝光”,究竟为何要“防”它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孙冉分析:“正常光线应该聚焦在视网膜上,但是‘蓝光’波长比较短,它聚焦在视网膜前面,这种情况能够造成视物疲劳。而且‘蓝光’有一个特点,它的能量相对来说在可见光里算比较高的,它可能在眼睛的中后部都可以吸收。日常生活中少量接触‘蓝光’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大量接受‘蓝光’,有研究认为可能会对眼睛造成损伤,比如晶体在吸收了(蓝光)以后可能造成白内障;在眼底的视网膜和黄斑吸收了以后,可能造成眼底视网膜的细胞损伤,如黄斑病变。如果损伤大,可能会表现一些炎症反应,出现视物变形、眼前发黑变暗、视力下降。”
市面上这些价格相差巨大的“防蓝光眼镜”,几乎都会打着“防控近视”的旗号来售卖。那么,“防蓝光”和“近视”这两个概念是如何被商家绑定在一起的呢?现实中,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孙冉认为:“正常光线应该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这样才能看清楚。但‘蓝光’聚焦在视网膜前,到视网膜上的光线就是虚的。尤其是对于青少年眼睛在发育的时候,总是处于疲劳状态,就容易造成近视加重,所以把‘蓝光’和近视(两个概念)给搁在一起了。”
由此看来,“防蓝光”并不能和“防治近视”划等号,产品防不防蓝光、防蓝光的比率能否达到国标的规定尚有待考证。
孙冉说:“按年龄来说,我不建议青少年孩子使用‘防蓝光眼镜’,靠蓝光眼镜减少用眼的强度是没有什么太大意义的。它过滤掉蓝光以后,总体光线量也就少了,进入眼睛的光线是暗的,其实有的时候也不一定对孩子是好事;但无论如何即便是佩戴蓝光眼镜,大家也千万不要忽视眼健康的检查。”
家长注意!国家发文:近视不能被治愈!
近视是否真的能被治愈?
事实上,早在2019年4月29日国家卫健委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就对“近视能否治愈”这个问题进行了回应,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研究所副所长胡爱莲表示:“截至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愈近视的方法,只能科学方法矫正。”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也明确指出,截至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愈近视的方法,只能通过科学的矫正、改善用眼习惯等避免近视加重。
而目前唯一被全球公认的,预防近视最有效的办法其实是——户外活动。
简单四个字,其实包含很多方面的要求。比如:
在校期间,要保证充分的体育锻炼时间,占用体育课、课间休息时间是不恰当的做法;在家期间,要远离电子产品,不能长时间宅在家里,更不能因为玩电子产品而耽误了睡觉和运动。这一点,希望父母能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榜样。
不管做什么事,只要需要用到眼睛,都要注意控制时间和距离,望远是防近视之本。在看书、写作业或者玩电子产品的时候,要提醒孩子注意以下几件事:
1、坐姿
坐姿端正,胸部离桌缘一个拳头,眼睛离书本一尺(约33.33cm),握笔时,手指离笔尖一寸(约3.33cm)。
2、环境
首先不要在晃动的状态下(如坐车时、走路时)看书、手机。其次要营造护眼的室内环境,照明标准均匀,不过亮、不过暗。
3、时间
提倡“20-20-20”的用眼习惯,近距离用眼20分钟以后,留出20秒时间远望,远望20英尺以外的视标。
看电视和看书可以持续半小时再远望几分钟,看电子产品就建议20分钟后停下来,让眼睛休息。年纪越小,越该少看近物。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