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头版:张艺兴嚼槟榔嚼出事,《扫黑风暴》被要求下架!
2021-09-26名家专栏
若论“近年国产扫黑片尺度之最”,非《扫黑风暴》莫属。这部真实、敢拍的热剧,大胆影射了诸多官场、职场的险恶,播出之后迅速掀起了一波收视狂潮。
若论“近年国产扫黑片尺度之最”,非《扫黑风暴》莫属。
这部真实、敢拍的热剧,大胆影射了诸多官场、职场的险恶,播出之后迅速掀起了一波收视狂潮。
近日,本已妥妥收官迎来大结局的《扫黑风暴》,却因主演之一张艺兴在剧中的一个情节,被网友“要求”下架,再次引发热议。
究竟是什么剧情,会让这样一部“躺在热搜上”的高能大剧,不幸“中枪”?
9月18日,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了一则关于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的通知。
一位知名军事博主在微博上开怼,他认为《扫黑风暴》应该下架,并说最少要删除张艺兴嚼槟榔的剧情。
原来,在《扫黑风暴》中,饰演刑警的张艺兴出警时,“特意”拿出一枚槟榔放在口中。乍一看,以为这是剧情需要;再一看,似乎与剧情没啥关系。
那么,既然吃槟榔与剧情无关,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镜头,甚至还用了特写?这就令观众颇感费解了。
同为该剧主演之一的刘奕君在微博中给出了答案。张艺兴吃槟榔的剧情是他本人加上去的,据说是为了缓解刑拘追捕时的紧张气氛。
而当时刘奕君还认为,“嚼槟榔”能更好地增添人物的个性色彩。
在黄胜友看来,张艺兴主动提出咀嚼槟榔的情节设计很不合理。因为作为长沙籍艺人,他应该知道,有关部门严格禁止槟榔打广告。
黄胜友认为,这就是《扫黑风暴》植入槟榔广告“夹带私货”,建议下架。
早在2003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就把槟榔列入“黑名单”,与砒霜等同列为一级致癌物。
在一些国家,对槟榔有着严格的管控。比如,槟榔在土耳其被认定为“毒品”。如果携带入境,很可能会违反当地法律,身陷囹圄。
此外,澳大利亚也将槟榔碱列为第四级毒品、处方用药,同时禁止运输槟榔进入澳大利亚。
而在国内,槟榔一直被当作食品进行生产和销售。尽管“十个口腔癌,九个嚼槟榔”已是常识,但依然没有引起消费者的足够警惕。
这要从槟榔中所含的天然生物碱说起。这种生物碱不仅会令食用者产生依赖,还让许多消费者误认为它有增加能量、提神醒脑的“神奇功效”。
“神奇功效”只是一方面,槟榔行业巨大的经济利益也不容小觑。
2020年9月,据第三方机构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湖南省嚼食槟榔的人口比例已接近50%。全国槟榔产业年产值达400亿元,其中湖南占了四分之三,年产值达300亿元。
可以说,“嚼槟榔”或已成为湖南等地一种生活习惯和社交文化的体现,并涌现出了众多知名品牌。
相对板上钉钉的“嚼槟榔危害身体健康”来说,目前国内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不足以撼动已有很多“知名品牌”的槟榔行业,这也成为了槟榔难以全面禁止的原因。
对于《扫黑风暴》中张艺兴“嚼槟榔”的剧情,我们更希望这确实是从展现当地生活气息,塑造角色等方面来加入的细节。
但有网友认为,这件事绝对不是偶然,也不是临时起意。甚至还有网友表示,槟榔品牌一直千方百计挖空心思做宣传推广,这可能就是他们的一次尝试。
于是,关于《扫黑风暴》的去留,网络上出现了两种不同声音:一种认为“嚼槟榔”严重违反广电政策,要求下架;另一种则表示,因一个剧情下架一部优秀的剧作,属实可惜。
这就让“本意”是为了丰满人物形象的“嚼槟榔”,“嚼”的很是尴尬。
其实,目前槟榔的处境也很尴尬。一方面,随着国家的重视,相关禁令会逐步完善,未来或许不仅止于严禁宣传;另一方面,“明知山有虎”的槟榔依赖者,创造了槟榔行业的百亿消费市场,让众多“无利不早起”的商家看到了商机。
这些年,槟榔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的省份已明确禁止槟榔的出售和广告。但有的省份却以槟榔为产业,比如某电视台的综艺节目里,很多冠名商都是槟榔品牌。
明知槟榔有害,却依然在打广告,是不是更应该被点名?
《扫黑风暴》作为一部当红热剧,一个不当的画面镜头,很容易让处于矛盾点上的槟榔,产生违规宣传的“嫌疑”。
显然,无论张艺兴嚼槟榔是出于塑造角色,还是如黄胜友认为的植入广告“夹带私货”,全面禁止槟榔都不应被阻挡。
此时,片方也应该有所作为。既然有那么多观众支持《扫黑风暴》,自觉删除相关镜头才是对观众最起码的交代。
随着《扫黑风暴》的完结,剧中孙兴、高明远等一众反派的日子总算越来越有“判”头,这让观众看到了世间正道的光。
在快消品领域,消费者也同样期待看到优秀品牌的“光”。近年来很多崛起的国货品牌,看上去都光彩熠熠。
至于那些“有毒”的品牌,我们坚信“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迟早有一天会被珍视健康的消费者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