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派:做短视频,纸媒和广电究竟谁更厉害?
纸媒和广电到底哪个做短视频更有优势?
答案似乎显而易见,也是很多人固有的认知——当然是广电。
但广电做短视频真的比纸媒更有优势吗?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分享一篇来自传媒茶话会的文章,通过对话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副总编辑周保国,四川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编委、四川观察CEO岳学渊,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负责人胡嘉迅,体坛周报新媒体总监李旸,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涂凌波,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邓元兵,从新闻从业者和权威学者的视角来深入了解纸媒和广电转型短视频的优势分别是什么?并探讨广电该如何在这一赛道上“弯道超车”?
做短视频,广电和纸媒“平分秋色”
有这么多优势,按说广电做短视频比纸媒更能出圈,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2020年,CTR媒体融合研究院从传播力、影响力、原创性等维度对快手媒体号进行综合评估,发布了“CTR—快手媒体号综合榜”。
榜单显示,综合实力排名前20的快手媒体号中,广电有8个号上榜,纸媒也有8个号上榜。
另据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会等机构发布的《2020中国媒体抖音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媒体抖音年度案例综合得分排名前20的媒体抖音号中,广电和纸媒都有8个号上榜。
2020年媒体抖音年度案例综合得分前20媒体
这不禁让人好奇——相比纸媒,广电做短视频有先天优势,从长视频到短视频,对广电而言似乎就是“一抬腿”的距离,咋就不能诞生更多出圈账号?
(一)短视频时代,广电的技术优势被解构
四川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编委、四川观察CEO岳学渊谈道,资讯类短视频生产与传播逻辑与长视频完全不同,更强调速度、现场,而非画质、镜头语言。因此,一个优质的摄像能用一台机器拍出来的资讯类镜头,一部手机就能完成。广电的设备、技术价值在资讯类短视频场域优势并不突出。
(二)“一抬腿”的距离,广电“腿”却抬晚了些
2018年,全媒派发布的一篇文章揭示了一个多少令人诧异的现象——最早一批入局短视频领域的传统媒体是纸媒而非擅长视频制作的广电。待形态明朗,广电媒体开始后来居上,在资讯短视频领域开疆扩土。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广电活得很滋润——广告收入稳定、拥有相比图文更先进的传播手段,无论是在推进融合发展进程上,还是短视频转型的紧迫性上,危机感都不强。
此外,体坛周报新媒体总监李旸分析认为,广电有着自己的平台,短视频平台的出现和崛起对广电的威胁最大,因此二者存在冲突甚至是竞争关系,这导致了广电在进驻短视频的态度上比较谨慎。
(三)思维观念没有转变
比如,守着设备、技术、频道资源等重资产,视若珍宝,放不下,带着重重的“壳”入局短视频,难以轻装上阵;
陷入“能力陷阱”——未能“去电视化”,以做长视频的思维观念、方法做短视频,将长视频剪辑后搬运到短视频平台,必然导致水土不服。
岳学渊分析,广电做视频有着人才、资源等优势,但目前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缺乏all in (全力投入)的状态——大屏和小屏考核都同时存在,是双线作战,所以做短视频是一部分团队在做,并不是全员都进入短视频赛道,而且要完全适应短视频赛道的传播模式,全员转型,也应该建立相应的商业模式支撑,否则无法承载。
第二,因为承担着重要的宣传使命,广电还是有很多优质团队在大屏的各种业务形态上,未来发力也应该在短、中、长上做不同的布局,这需要更多的路径探索来验证。
反观纸媒,面对的生存环境更严峻,转型短视频的主观能动性更强。
由于受互联网冲击较早,且长期面临广电视频优势的“降维打击”,纸媒转型压力更大、愿望更迫切。在“缺啥补啥”的强大驱动之下,纸媒希望借助短视频平台突破困局,因此较早地开启了短视频转型。
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负责人胡嘉迅认为,紧迫感强、转型动力足,纸媒的短视频转型从上而下、思想转变更彻底,且轻量级生产,更快、更灵活,无包袱,这些都是纸媒做短视频的优势。
另外,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副总编辑周保国讲道,纸媒尤其是都市媒体,新闻敏感性强,尤其是在社会新闻方面嗅觉更灵敏;快速的反应能力与短视频“快速”“精准”特性不谋而合;纸媒记者、编辑在文案方面有较大优势,这些都是纸媒在短视频方面具备的优势。
有基因优势,起点高,却没有发挥先发优势,没能吃到第一波短视频红利,这是广电的遗憾。反观纸媒,生存压力之下杀出一条血路,恶补视频能力不足的短板,短视频做得并不比广电差,甚至有反超的迹象,这是倒逼的结果,也是提前觉醒的结果。
广电做短视频如何“弯道超车”?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邓元兵建议,广电做短视频一方面要“破”,另一方面还要“立”。
“破”就是颠覆和打破已有的大屏思维、“去电视台化”,将原本被捆绑在大屏的人才和财力等资源投入往小屏转移,释放广电的短视频生产力;
“立”就是建立适应短视频传播生态的内容生产方式,对话语表达方式进行移动互联网改造,从简单的长视频拆条,到尊重小屏传播规律的原生态短视频生产。
李旸也建议,广电一定要在资金和决策上向短视频有所倾斜,这样才能促使记者编辑们向短视频转型。
(二)按照新闻标准而非短视频标准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