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微信产品折扣下单

营销日历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营销快讯 > 名家专栏

名家专栏

顶尖文案TOPYS:用善意与世界交锋的普通人,不止活在滴滴的微电影里!

2021-05-24名家专栏
每一天,都有人拖着疲惫的肉身,看城市从华灯初上到东方既白。不敢合眼或睡不着的原因有很多:害怕无法逃避的截至日期,害怕某人蓄谋已久的离开,害怕医院过道走廊上突然响起的疾呼,害怕即使明天到来,这个荒诞的世界依然毫无改变。

每一天,都有人拖着疲惫的肉身,看城市从华灯初上到东方既白。

 

不敢合眼或睡不着的原因有很多:害怕无法逃避的截至日期,害怕某人蓄谋已久的离开,害怕医院过道走廊上突然响起的疾呼,害怕即使明天到来,这个荒诞的世界依然毫无改变。

 

成年之后,我们发现,生活的一面确如想象中一样五光十色,但翻到背后,却满是盘根错节的高压线。绝大部分普通人,都需要直面一地鸡毛甚至离奇残酷的生活现实。

 

不讴歌伟大,也没有罗曼蒂克,滴滴为普通人拍了一组名为《择善而行》的系列微电影,所有故事都源自现实中的真实事件。这些等不到奇迹的人,纵使崎岖前行,也要用善意对抗命运的敌意。

 

滴滴微电影《最后一公里》

 

从网约车司机,

透视那些报之以歌的普通人

 

被誉为最会拍“普通人”生活的导演贾樟柯,曾这样表述过他的导演理念:“我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对普通人的真实书写,不该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体恤或怜悯,而应该放弃集体化的粗暴盖戳,以真诚的姿态去关照他们的个人叙事。

 

在母亲节前夕,滴滴释出了一则名为《时间账本》的TVC。这也是继《落叶归根》(2017)、《最后一公里》(2018)之后,“择善而行”系列微电影的第三部。这一系列微电影将摄影机对准了三位滴滴司机,他们的籍贯、年龄、身份、家庭情况各不相同,但都从自己力所能及之处出发、不求回报地扶持仅有一面之缘但处于困境的陌生人。三个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暖心故事相辅相成,展现了在平凡生活中善意如何涓滴成河,让我们看到了品牌对于“择善而行”这种人文精神的推崇。

 

因为是从真实事件改编而来,所以这些故事中既没有奇迹加身的主角光环,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转折。有的只是生活奇袭而过留下的抓痕,以及带着这些伤痕的普通人如何继续对世界报之以歌的故事。

 

 
拜关公、讲义气的重庆司机周旭,遇上了想将弥留之际的丈夫带回新疆落叶归根的妻子。在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出于种种考虑都拒绝载客的情况下,他义无反顾地踩下油门、走上了京新高速。这个跨越3047.3公里的订单,历时33小时,收取的费用是:0元。
 
 
东北司机老拾,为了承担给女儿治疗罕见病的费用,卖房举债、努力跑车、克扣自己的生活成本。但是“需要尽快更换符合车龄期限的新车”这个规定宛如当头棒喝,熄灭了他刚燃起的生活希望。滴滴出面解决了这一问题后,这个本就不宽裕的司机,自发无偿让步自身利益。一年内为2904位乘客提前一公里结单,以此表达对于平台、社会在逆境中伸出援手的感恩之心。
 
 
成都司机冯小琴,她不光凭借22197服务订单、99.4%好评率的优秀业绩成为了“光雾山五组车队队长”,还承担了除自己女儿外的、4位毫无血缘关系的遗弃子女的“母亲”角色。为母则刚、不让须眉,为了扮演好每个角色,密密麻麻的时间账本构成了她的日常生活,但她依旧不发怨言、乐观向前。
 
 
这组微电影并没有绚丽的特效与转场,而是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采用一种朴实直白的叙事逻辑进行构建。
 
在情感渲染上,看不到主角抑扬顿挫的大片自白抑或是声嘶力竭的对手戏,有的只是第三人视角下的客观呈现。
 
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泪眼,惨淡而寂寥的大片空镜,城市一如既往又事不关己的热闹,这些克制的表达之中融入了人物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情绪。配合贾巴阿叁《晨曦》、厨子与戏子《河流》、赵雷《妈妈》这些旋律简单、情感真挚的音乐,声画合一,更给以人共鸣感。
 
人类的悲欢亦会相通,这也是为什么,《最后一公里》只是偶然被UP主搬运到b站上,就收获了超过300万的自然流量。
 
滴滴微电影《最后一公里》
 
浸淫在儒家传统的社会文化之中,我们从小便知,“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这三支影片,表达了三种“善意”:为困境中的他人搭一把手的侠义,对所遇之恩拳拳相报的谢忱,张开臂弯主动接纳弱势群体的仁爱。他们有着多重的社会角色、迥异的人生经历,但都在“滴滴司机”这一共同的职业中书写价值。
 
滴滴给这些真挚善良的普通人故事以特写,除了唤起我们对以网约车司机为代表的的普通岗位的关注和理解,也是对“有一分光、发一分热”的职业精神的推崇、对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呼吁与倡导。
 
滴滴微电影《落叶归根》
 
走心的TVC背后,
是择善而行的品牌文化
 
作为观众,我们看这组微电影,看的是故事节奏、情节走向和价值表达。显然,在“择善而行”这条主线下,制作团队将这三者融会贯通,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而作为从业者,我们更愿意探讨其中的方法论:如何讲好“普通人”的故事,进一步提升品牌文化的传播力。
 
滴滴微电影《落叶归根》
 
滴滴讲故事,
不玩套路而走心

 
摘掉经验老道的预热和营销,单看内容,不难发现,滴滴对于“如何讲好一个故事”真是颇有研究。
 
首先,滴滴将故事的主要场景框定在了平台营造的“驾乘空间”,这个观众最熟悉、也最能联想起其服务体验的地方。由于这个空间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私密性,司机与乘客的对话、行动甚至微表情都会被微妙地放大,便于进行一些细致而微、不动声色的拍摄编排。这种表达不光切合了公益片整体的调性,也更能给人真实感。
 
滴滴微电影《时间账本》
 
专注场景表达,接着自然而然地引出滴滴司机、平台方和乘客三者的联结。再通过这三者之间的正面互动,延伸到社会群体的一种互助关系。
 
比如《最后一公里》中的司机老拾在面对顾客“为什么提前结单”的疑问时,首先以一句“我是专车认证司机”作为回答。既强调了平台方的权威性,又表达了角色本身对于这一身份的认同感。接着他用寥寥几句点出了“最后一公里”背后的含义:司机从平台处得到了帮助,因此他想将这份感恩回馈给乘客,自然地就将三者置于了一个互相交融的关系之中,由点及面地表达了“择善而行”的社会价值。
 
滴滴微电影《最后一公里》
 
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企业在其中的主观能动性。这并不是仅关乎司机个人奋斗或人格魅力的励志故事,而是与企业的现实行动相辅相成。正是由于平台及时发现了问题并在合适的时机施以援手,才有了后续的“善的传递”。环环相套,使得故事的逻辑更加紧密、通顺。
 
择善而行,
是品牌为社会提供的解决方案

 
在热爱猎奇甚至略显浮躁的快餐时代,连续几年集中调度资源去制作传播一些“善”的公益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滴滴的企业文化偏向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从这组微电影中,我们能以管窥豹地了解到滴滴如何采取一系列现实行动、为现实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从实用层面讲,作为网约车赛道的头部企业,滴滴在拉动就业方面,给了许多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普通人一份相对体面且薪酬合理的就业机会,解决了许多家庭的经济问题。同时,它的出现,重新定义了现代人的交通出行。它为我们,尤其是特殊人群提供了一站式出行服务方案。
 
滴滴帮助自闭症人群实现出行无障碍
 
滴滴不光通过创造岗位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还在促进性别平等、帮助男女实现同工同酬的议题上有极其前卫的视野和持之以恒的魄力。滴滴是中国第一家推出针对女性职业发展的项目的互联网公司。2017年,就成立了滴滴女性联盟(DiDi Women’s Network,简称DDWN),旨在赋能滴滴女性员工。通过推出多项课程和活动,打造多元的企业文化,为女性员工打造更包容的职业发展环境。同时,陆续推出“粉爱基金”、“粉红丝带”活动,关注女性经济问题和身心健康。

 
比如《时间账单》中的冯小琴,在从事滴滴司机之前,一天要兼职数份对她的体格并不友好的体力劳动。由于工种多、负重强、频率高,长此以往将对身体造成诸多不可逆的伤害,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性质。而成为滴滴司机之后,她不光告别了体力劳动带来的物理伤害,也提升了职业的稳定性、获得了更高的收入。同时相对整洁、安静的工作场景,更有利于保持精神的专注力和愉悦开放的心态,使得她在切换母亲这个具备一定引导功能的角色时,有更耐心积极的表现。
 
滴滴微电影《时间账本》:冯小琴成为礼橙专车司机之前
 
滴滴微电影《时间账本》:冯小琴成为礼橙专车司机之后
 
8年来,全球共有271.5万像冯小琴一样的女性网约车司机在滴滴平台获得收入,其中包括237万中国女性,1.2万名来自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的女性。尤其是2020年以来,国内新注册的女性网约车司机超过了26.5万,成为滴滴平台的重要支撑。
 
同时,滴滴针对不同消费者的特点,垂直设计了具有区分度的一站式出行服务方案,表达了对特殊人群的关爱。滴滴从2017开始就携手联合国开发署推出了“无障碍出行”计划,惠及残疾人士、老人、孕妇等特需人群。
 
 
以对盲人群体的关爱为例,滴滴不仅在APP中为他们设置了语音读屏功能,还于去年9月份上线了“无障碍出行服务”,首期面向导盲犬用户开展服务,帮助携带认证导盲犬的乘客可以找到车、不被拒载、顺利完成出行。
 
同时,为了确保全国范围内所有携带导盲犬的用户都可以顺利乘车,滴滴已与全国多家导盲犬基地合作。滴滴会针对这些用户进行优先派单,并通过语音播报和短信等形式,提醒司机为携带导盲犬乘客、视障乘客提供必要的帮助。截至今年4月28日,“无障碍出行服务”服务已经覆盖全国74个城市,有180万司机为162名导盲犬用户提供无障碍服务。
 
滴滴“无障碍出行服务”
 
除了在拉动就业和关爱特殊人群上的积极表现,滴滴还通过志愿服务、公益捐赠、爱心助学等一系列行为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我们不光应记住在抗击疫情、洪灾地震等特殊时期,滴滴党员先锋队那一个个争先而出的身影,还应看到滴滴如何在日常工作中用拳拳之心为社会发出微光。
 
滴滴致敬战疫英雄海报
 
“滴滴小桔星”计划支持垂暮之年的抗战老兵完成13000公里回家路、帮助儿童福利主任完成30000公里的困境儿童服务路等爱心援助;“里程助梦”通过呼吁捐出滴滴打车里程,带动用户一起参与希望小学的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提升工程;“橙果计划”为司机子女颁发奖学金,截至2020年9月已通过爱心助学让240人考上985名校、370人考入211高校,帮助困难家庭的孩子走进知识的殿堂……
 
 
正如品牌那句流传度甚广的slogan一样:“滴滴,让出行更美好。”从官方释出的微电影以及现实行动中,我们真的能看到,滴滴把践行“择善而行”融入到了企业文化之中。
 
微电影中三个主人公的境遇是真正的现实样本——一帆风顺毕竟是少数派的人生,普通人翻山越岭之后,往往会到达另一座山。但并非没有资源优势的普通人就不能对他人施以援手,面对“山后还是山”的暂时困境就只能夙夜忧叹,只要保持善意,世界总有一天也会予以回馈。
 
前路坎坷,也要择善而行,善意就是我们对抗命运敌意的最好武器。

文章评论

客服在线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日 9:00-21:00